泉州各地公安交警部门集中整治校园周边交通违法行为
近日,泉州泉州市公安交警部门组织警力到辖区内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各地公安集中整治学生及其家长驾驶电动自行车、交警集中交通摩托车未戴安全帽、部门过度拥挤等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周边并向教育主管部门通报查处情况,校园行督促学校进一步做好安全警示教育工作,违法营造严格管理、泉州严格调查、各地公安严格处理的交警集中交通氛围,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环境,部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整治周边发生,筑起校园交通安全防线,校园行护送师生出行。违法
“不能在这里停车,泉州送完孩子请尽快离开……”“父母接送孩子时应该戴安全头盔……”针对放学后车辆多、人流量大的特点,值班民警加强了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的指挥、指导和分流,引导家长立即停车离开,护送学生走斑马线,教育劝导骑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不戴头盔等交通违章行为。
如今,一些家长为孩子配备了电动自行车。一些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驾驶电动自行车,因为他们的身心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交通安全意识薄弱。一旦发生事故,将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近日,历城交警大队在市区中山路、繁荣大道、竹笋江路开展整治行动,查处了多名不戴安全帽的学生。交警对学生未戴安全帽、未按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和曝光。
为了追求新的刺激,一些未成年人在没有驾照的情况下上路,不仅危险而且违法。2月18日上午,丰泽交警大队五中队民警接到群众报警,称未成年人涉嫌无证驾驶。经过进一步调查,警方迅速锁定了一辆白色汽车和司机杜某(泉州一所大学的学生,未满18岁),并将其传唤到队部接受治疗。据杜某介绍,2月18日凌晨,他趁室友严某睡着的时候拿走了车钥匙,带着三个朋友去石狮红塔湾开车,8点左右把车开回去,把钥匙放回原处。没想到会被举报。杜某因涉嫌无证驾驶被警方依法处理。警方还责令杜签署交通安全承诺书,并对其监护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交警提醒,交通安全关系到孩子的一生,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家长要履行监护职责,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作为机动车司机,上路时要有社会责任,时刻注意行车安全,养成礼让行人的驾驶习惯,多加小心就多加安全。(东南早报金融媒体记者傅恒 记者赵美缘)。
(责任编辑:知识)
-
奇幻微短剧《她来自异世界》新闻发布会圆满举行,政企携手打造文化创新范式
2025年2月28日,由安徽谷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印象湖滨公司联合制作、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包河)短视频中心支持的奇幻微短剧《她来自不同的世界》在合肥包河区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举行了盛大的媒体新闻 ...[详细]
-
4月18日至19日,由安徽省青年科技活动中心、安徽省青年科技教育协会联合主办的“‘科学大师’基层银行首届活动在池州举行。作为2024年“江淮启智·青科赋能行动”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 ...[详细]
-
核心提示:83家重点消费企业,2024年业绩汇总。 增收不增利,是2024年很多消费品行业的共同感受。成本压力上升、需求端动力却不足,两 ...[详细]
-
昨日,记者从市交警支队获悉,泉州市南迎宾大道沥青路面罩工程将于4月25日施工,道路将分时半封闭。为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畅通,有关部门将对施工路段实施交通限制。据悉,2025年4月25 ...[详细]
-
方育电器四里河红星美凯龙店开业启动会圆满结束!3月30日盛大开业
2025年3月4日下午2点,四里河红星美凯龙商场负一楼隆重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开幕式。方育电器精心准备的活动正式拉开了方育电器四里河红星美凯龙店开业的序幕,也预示着当地家电市场即将迎来新的变化。安徽方 ...[详细]
-
核心提示:83家重点消费企业,2024年业绩汇总。 增收不增利,是2024年很多消费品行业的共同感受。成本压力上升、需求端动力却不足,两 ...[详细]
-
4月,安徽文化旅游、合肥文化旅游、新希望白帝乳业共同启动“合肥春季寻味计划-新希望享受春季” “美味随行”活动。以“寻味春天”为切入点,将罗岗公园、融创公园、合柴1972等七大景区联动起来,通过“网上 ...[详细]
-
“智联共生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联盟”会议在肥西县大数据产业园成功举行
2025年3月15日,“智联共生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大数据产业园成功召开人工智能赋能产业联盟会议。会议汇集了来自科技、教育、金融、服务等领域的众多企事业单位,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 ...[详细]
-
泉州居民一季度收支稳步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95元,同比增长5.8%,收入增长率居全省第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95元,居全省第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详细]
-
泉州居民一季度收支稳步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95元,同比增长5.8%,收入增长率居全省第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95元,居全省第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详细]